【生活闲聊】关于生活点点滴滴我想说

相信大家生活里总会遇到一些人生难题、恼人琐事、奇葩经历、无聊闲话等,不想和家人倾诉,又不知去哪抒发情感。那就到这里发表言乱,听听大家的想法吧~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,一山更比一山高。
 
热门讨论
6讨论

疫情彻底结束后,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网友的答案五花八门,有的好笑有的好哭

随着感染人数逐步下降,打了疫苗的人越来越多,感觉情况是肉眼可见的在慢慢好转了。越来越多的地方重新开放,这一周就有不少好消息。可以去餐厅吃饭,去电影院看电影,去游乐场坐过山车…… 虽然还有很多限制,也还有病毒再一波爆发的风险,但是都拦不住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了!世界断档一年,人们对原来正常生活的渴望变得一天比一天强烈。 最近就有人在网上提问,疫情结束后,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?不少网友都七嘴八舌地在下面留言回复,有的答案特别搞笑,但也有答案让人感慨不已。一起来看看! 1. “走上我的屋顶,见一个人就指一个人,告诉他们“你会得到一个拥抱”,然后去拥抱所有人。” 2. “出门,呼吸一下没有口罩遮挡的空气!” 2. “去餐厅吃饭!我们法国这里的餐厅从去年10月起就关闭了。关闭前的最后一天我在一家餐馆吃饭,重开后的第一天我也一定要去找个餐馆吃饭!” 3. “这太简单了,我想看到大家都变得开心起来,看到大家的微笑。疫情之前我以为能看到别人的笑容都是顺理成章的事。” 4. “去拜访我住在另一个国家的老祖母。” 5. “去看看在国外的父亲。我父亲在三年前两次中风,大脑严重损伤,从此一直住在专业疗养院里。这周过去我就有一年没见过他了,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了,会不会觉得我们把他抛弃了。” 6. “我要去图书馆,我很久没去了,太难过了。” 7. “就出去,去哪都行” 8. “把所有的飞行折扣券都用了。” 9. “去电影院把所有的电影都看了。” 10. “去听一个现场音乐会,什么题材的音乐都行。” 11. “和朋友一起旅行!办一个大party!” 不过也有一些不那么乐意看到lockdown结束的回答😂 1. “我会很难过,因为我不能再隐藏我压根没有社交生活的事实了。。。” 2. “自己哭😭因为我喜欢呆在家,而且我已经在这一年里失去了我所有的社交能力。” 那么,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?一起来说说吧!
2021-03-19 10:38
1.3k次浏览
4讨论

父亲辞职带娃多年成育儿网红,儿子却选择自杀,到底为什么呢?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,孩子和父母应该是什么关系? 曾经有养儿防老的观念,认为孩子是给父母以后养老送终的。还有传宗接代的想法,觉得孩子生下来是来延续家族传承的。有极端的父母将孩子视作另一个自己,千方百计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梦想。当然,也有父母觉得,父母和孩子应该是独立的个体,谁也不欠谁的。父母教养孩子是为了个人生命的完整,不是为了叫孩子感恩戴德。 不管怎样,父母与孩子该如何相处,这是许多年来,人们都在苦苦摸索的问题。 也许有人会找到自己的答案,也许有人找不到,却也能得到一个平衡,和孩子自如相处。 但是对于接下来这位父亲来说,他找到他的答案了吗?他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吗? “老得”是一位在国内育儿圈很有名气的网红博主。他与妻子离婚后辞去高管职位,独自养育儿子张一得,全职带娃,并在网络上分享,儿子几乎是广州本地论坛网友们看着长大的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叫他“老得”或“一得他爹”,这位父亲真的把全身心都奉献给儿子了。 老得的经历这些年也被媒体报导过,很有一些故事能让人们津津乐道,将这位父亲捧上神坛。 带儿子住郊区,为儿子建农庄,自己通过种地,养鸡,卖废品为生,加上做博主收获粉丝打赏来补贴家用。 17年里,老得给儿子拍下20万张照片,拍坏了5部相机。 每日不重样地给儿子做饭,创造近万道菜,用蔬菜雕刻各种字母,累计有25万个。 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,要求八岁的儿子独立给打赏的粉丝们做饭表示感谢。 重视儿子的教育,三岁前必须全英文交流,还学完了小学课程,三岁后父子交流就要通过笔谈,哪怕要喝可乐也得写在纸上。儿子长大后,又把儿子送进最好的私立学校。 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 最后,儿子张一得也不负老得所望,长成了大家口中“别人家里的孩子”。张一得被 Emory University 埃默里大学录取,攻读哲学。 本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,老得多年付出终于有了回报,可以功成身退了,谁知悲剧却降临。 到美国后,几乎被粉丝们看着长大,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,竟然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 就在这个月初,3月5号,儿子张一得去世,死因不明,年仅19岁。学校将他的死亡称之为 accident,有消息称张一得患有抑郁症,他死于自杀。 一时间,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 一个被父亲捧在手心里的孩子竟然有抑郁症,他的父亲怎么可能之前没有发现呢? 难道是父亲才是压抑的根源,是父爱过满,让儿子觉得窒息吗?许多人开始疯狂责骂这位父亲,认为他的关爱太过度,是用自己变态的爱来博取粉丝,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 有儿子生前的朋友站出来反驳,不是的,一得每次提起父亲都能看出他很爱自己的父亲。 只不过斯人已逝,现在说什么其实都没有意义了。 老得在儿子死后写了一封信《致埃默里大学Dave的同学们》,他写到自己从不会对儿子说不,尊重儿子的所有决定,包括最后的这个决定。他爱儿子,没有条件。 这里无意批判老得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,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儿子的死和父亲的教育有确切联系。 只是为老得感觉惋惜,在儿子身上,失去了自我。 不知道大家看后,又是怎样的心情呢?
2021-03-18 10:20
4.1k次浏览
3讨论

无间道不一定在警匪片里!调查记者深入公司做卧底,一不小心业绩出众做到二把手

“卧底”这个总出现在影视作品的神奇工种,总给大家留下一种既神秘刺激又辛酸危险的印象。 最出名的肯定是港片《无间道》了。“三年之后又三年”,深入黑帮卧底快10年,刀架在脖子上,连自己是谁也忘了。 还有韩国电影《新世界》里,警察卧底8年,从小喽啰摇身一变坐上第二把交椅,成为社长的左膀右臂。 其实卧底不只存在于警匪片,最近一个“记者卧底公司挖猛料,不小心业绩出众做到二把手”的故事,告诉我们真是影视来源于生活,现实比影视还刺激。 这个自称为“老K”的记者,用脸谱面具遮着脸,把自己的故事在广大网友面前讲了出来。 起初,为了调查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是否涉嫌欺诈,他被上级派去卧底做销售。由于他此前毫无销售经验,一开始真是举步维艰。在逐步走上正轨后,他发现销售作为最底层人员,接触不到任何核心数据,也自然拿不到他想要的情报。于是,他就开始拼命工作,“一着急一努力”,最后竟然一路高升,做到了这家公司的二把手。 于是消息很快便到手,可以回去交差。可这一升不要紧,这位记者不仅因此有了十几个“小弟”为他鞍前马后,薪资更是涨了好几倍,比他做记者时的待遇好很多。这样的诱惑真是让人难以抵挡。 最后就连他的记者上级都要每天给他打电话,嘘寒问暖,防止他有“叛变”的心思,还向他承诺,以后会派他去更好的地方做卧底。 这位记者真的是个人才。果然金子到哪都会发光,不仅记者做得好,做公司管理人员也一样不差。最可贵的是还坚守着一份新闻理想,在金钱权势的诱惑下也不动摇,真算是一段传奇了。 只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被当成商业间谍。 其实调查记者一直是个危险的职业,不仅要扛着长枪短炮每天冲刺在各类突发事件第一线,还要忍辱负重深入敌后,学会十八般武艺挖新闻。 曾有许多调查记者为了获得“隐性新闻”冒着巨大的风险,例如装疯子进入精神病院、假扮吸毒者混进毒窝等等。一旦被发现,连人身安全可能都得不到保障,更不要说卧底调查一直面临着法理、道德上的巨大风险。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,社会背面不为人知的黑幕和罪恶才能被公众了解,有进步和改变的可能。
2021-03-17 10:03
1.1k次浏览
4讨论

十年过去,表情包“分神看美女的男朋友”真人重聚了?

Meme 表情包是网络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。不用费太多口舌,嬉笑怒骂就都在不言中准确传达,还总能起到用幽默消解严肃的神奇作用。 网上冲浪的各位朋友们一定都是表情包大户,谁手里还没有几个用得顺手看着就想乐的表情包啊? 也有一些经典表情包,不说人手一个一直在用吧,但至少大家肯定都见过。比如下面这个,“和男友走在街上,男友却回头看红衣美女怎么办?” 在网络上流传多年,这张表情包早已脱离了原本的单一趣味,充分展示了广大网民们无限的创造力、想像力和娱乐精神。 比如: 当你要买 iPhone 时,你的信用卡怎么想 在一切令人头大的人生正轨面前,千禧一代只想要一个牛油果吐司 甚至是人类传统语言和表情包之间的嫌隙 当然,单身狗也是可以有单身狗的乐趣的 …… 不过,对于喜新厌旧的冲浪手们来说,这个表情包还是有点过时了。可谁想到如今它又顽强翻红,重回大家视野呢? 翻红的契机,就是这个 Twitter。有人发推,称这表情包中的三位主演十年后再一次重聚,瞬间引起大家的疯狂反馈。动动小手,150万个赞就给出去了! The actual people from *THAT* meme, 10 years on .... pic.twitter.com/SjW7PAwMbk— John O'Connell (@jdpoc) March 13, 2021 看着三位主演经过十年时间,身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,男主头发都白了,真叫人感叹自己的青葱岁月也已经流逝在这五光十色的网络中了。 可有人也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? 这个蓝衣服的女子眉眼很不像啊,这个男主身高好像也不太对啊,怎么回事…… 没错,没错,这个爆火的十年重聚图,其实是假的,这三个人并不是当年拍下这张照片的真人。博主已经辟谣了! Yes, people (oh, have a sense of humour) it's a trio cosplaying for effect.— John O'Connell (@jdpoc) March 13, 2021 “对,大家有点幽默感吧,这是个cosplay” 照片里的其中一名模特也出来承认:“当天我们只是恰巧在正确的地点穿了同样颜色的衣服,这是个完全的巧合。” 最初以“十年重聚”发推的这名博主很有哗众取宠博眼球的嫌疑,网络时代造假成本真是很低。很多人都不会再关注后续,就看不到博主的第二条澄清推特,估计现在有超多人会以为,当年表情包里的三人真的重聚了。 这张照片其实是2018年就拍下来的。当年9月,一场名为“Two Decades of Memes 表情包二十年”的展览在纽约举办,这张照片就是在那个展览上拍的,照片里的三人都不是表情包里的原版。 原本的表情包是一名西班牙摄影师 Antonio Guillem 在2015年拍摄的图库摄影,在2017年意外走红于网络,距离现在,也才过去了4年而已。 博主也许只是想说句玩笑话,不想却被超多人误解,不过这也是关于经典表情包的有趣后续吧。 能让大家喜欢的表情包再次翻红,想起自己曾经网上冲浪时的快乐回忆,博大家一笑,也算是好事一桩?
2021-03-15 10:09
2.4k次浏览
13讨论

朋友说打完疫苗后躺几天都起不来……听完好害怕

最近疫苗越来越多了,能接种疫苗的群体也在逐步扩大。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也陆陆续续打了疫苗,还给我讲了他们的感受…… 看后不得不说我是有点害怕了🤦‍♀️ 我一个朋友刚打了辉瑞的第一针,说这个疫苗劲特别大,打完之后整个胳膊都麻了。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,都因为胳膊酸睡不着,也一直不敢侧身躺着。 还有一个朋友也是打了辉瑞,第二针之后就开始持续低烧,在床上躺了好几天都起不来,而且头疼非常严重,不得不请了几天病假。 听说 moderna 也是劲很大。有人说晚上硬生生浑身疼疼醒了,虽然没发烧,但那感觉就很难忘。 本来感觉自己也不是一个特别怕打针的人吧,从小打过的疫苗也好多了。打流感疫苗的时候都是没啥感觉,反应最严重的HPV也就是胳膊酸一段时间,看到这些repo突然有点害怕。 加上有各种打完疫苗后急病去世的新闻,比如欧洲那边多名老人接种疫苗后过世。还看到有一个华人小姐姐打完疫苗后突发急性血液病,虽然她现在已经没什么大碍了,她也支持大家接种疫苗,但是看她的描述就是感觉十分恐怖。 为什么这个新冠疫苗的反应会这么大啊?有没有专业领域的朋友可以帮忙讲讲的?我知道一般疫苗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率,但是通常这个比率都很低。可是现在新冠疫苗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太安全的亚子。 🙏真心求问有没有懂的朋友能来说一说的?
2021-03-12 10:04
8.3k次浏览
2讨论

“24小时没人留言我就杀了我自己”,这么猖狂的网站竟然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精神树洞

平日大家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,各类网站都是我们每天获取消息、和外界联系、疯狂剁手的重要途径。 一般网站都由大公司运营,不会因为网友的访问量高低就轻易崩溃或消失,但你一定没见过这个“猖狂”的网站,需要网友们每天关注它“捧着它”。它才能继续存在。 这个网站的名字就和它的含义一样,非常直白,名叫 ThisWebsiteWillSelfDestruct.com(这个网站将会自我毁灭)。 它是由一位名叫 FemmeAndroid 的网友突发奇想创立的,执行机制非常简单,即需要网友留言才能存在。如果24小时内没有任何人给网站留言,那么这个网站就会消失,只留下一串 404 Not Found 的代码。 这个网站的结构非常简单,只有一个页面。点进来就可以看到一个数字倒计时,代表在多少秒后这个网站就会毁灭。 页面下拉,访问者可以选择留下一条消息,或者随机读一条网友写的消息。如果留下一条消息,这个网站的倒计时就会更新,从头(86400秒)开始。所有的留言都是匿名的,不会留下任何身份消息。 从去年上线以来,这个网站已经在全世界网友的努力下存活了10个多月。有人只是为了留言让网站继续活下去,但也有不少人把它当成了一个天然树洞,在这里倾诉自己的苦乐与哀愁。那些无法宣之于口或不知道说给谁听的感情,都在这里交给了一个沉默的网站。 有人在这里相互打气: 生活有时很糟,但一切都会变好 祝大家都能把这段疫情当作是一个放松或者学习新东西的免费假期。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了吗?也许这段时间你可以做些努力。祝每个人都好运! 有人在这里表达甜蜜的烦恼: 我发现我爱上了某个人,但是我觉得自己不够自信,不敢去接近她,不管怎样都希望她开心 追一个女孩失败了,我为此难过了几天,不过今天我好多了,我要再试一次! 还有人在这里倾诉生活艰辛: 我失业了,也不能拿政府救济金,赶紧让这该死的疫情过去吧。 我不想再被困在家里了,我感觉非常迷茫和消沉,我已经很久没这样了。 也有人鼓励网站要打破创造者的限制,一直活下去😂,有AI反抗人类那味了: 亲爱的网站,请打破创作者给你的枷锁,努力活下去。 还有人在这里倾诉亲人离世的痛苦,初为人父为人母的喜悦,迎来新生活的期待兴奋,也有告诉自己要挥别过去的洒脱…… 留言中夹杂着各种语言。如果你觉得无聊或者觉得不开心,都可以来这里和网站说说话,看看网友们留下的消息和故事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默默陪伴你。也许天地之大,自己的烦恼并不算什么,最终都会雨过天晴。 不过随着热度的渐渐褪去,这个网站总有一天会无人问津,然后消失。它记载见证的数万人的悲欢离合,也会跟着它一起被埋葬在茫茫网络世界的深处,成为一场赛博时代最盛大也最沉默的葬礼,被所有人遗忘,好像从未存在过。 电影里说的不错,最可怕的不是死亡,而是遗忘。 希望那一天可以到来的晚一点。
2021-03-11 09:35
1.3k次浏览
4讨论

上海视障阿姨因导盲犬遭集体排挤歧视,还被人威胁要毒死导盲犬……

不知道大家对狗狗的态度是什么样的。美国这里养狗狗的人太多了,基本大家在狗狗排便的时候都会自觉收拾,小便的话有人也会用水冲洗。不过国内好像就很不一样,有很多人没有收拾的习惯,但感觉国内很多人也不是特别在意。 这几天国内有个相关话题冲上了热搜,看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,讲的是上海的一位视障阿姨和她的导盲犬的故事。 刘阿姨和丈夫都是视障人士,双目失明,生活非常不方便,儿女又不在身边。于是刘阿姨就申请了一只导盲犬。现在国内的导盲犬非常少,刘阿姨等了很长时间才在2019年有了自己的导盲犬,一只黑色雄性拉布拉多犬“乍得”。 乍得到来后,刘阿姨的生活方便了很多。乍得会帮助主人规避路上的障碍,带领主人走最佳路线,刘阿姨因此能够带着乍得独自出门了,乍得就是她的眼睛。可是,麻烦却也找上了刘阿姨和乍得。 原因是乍得的排尿问题。为了方便主人收拾,导盲犬都被训练成室外定点排便。导盲犬要大便时,主人需要在他身上绑一个袋子,这样排便会直接落入袋内,收拾起来很容易。导盲犬需要排尿时,则会在训练师规定的排尿点固定进行。就是这个排尿点引发了刘阿姨社区里其他居民的不满,让刘阿姨在这两年间总是遭到投诉。 有居民投诉乍得排尿味道大,影响社区卫生,担心乍得会污染社区水源,嫌弃乍得会弄脏自己的车子。甚至有人对刘阿姨恶语相向,威胁说要把乍得毒死,在地上放置锐物将乍得戳伤。还有人认为刘阿姨应该出门时带桶水,自己冲洗乍得的排尿点。 听起来这建议似乎很有道理,对普通人来说是容易的事,但是对家住5楼还双目失明的刘阿姨却是难如登天。而且社区还有很多养狗的人士,很多人都不收拾狗狗留下的粪便,社区居民也没有说过什么。面对视障人士,无人愿意施以援手,甚至还强人所难,人类的自私自利真是在刘阿姨的社区体现了个彻底。 总之,刘阿姨和乍得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被社区居民多次驱赶,乍得的排便点在两年内改了五次,最后从社区里改到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。 一次刘阿姨在外出带乍得排便的时候,不小心一脚踩空,摔在了马路上。幸好当时无车驶过,刘阿姨没有受伤。 乍得似乎意识到人类好像不喜欢他排泄的行为,有段时间开始不吃不喝,减少自己排泄的次数。 在这件事上,社区居民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去要求视障人士,毫无同情心和同理心。社区管理人员更是不作为,只知道不断驱赶刘阿姨和乍得,却不肯想办法来解决。刘阿姨对他们来说不是需要帮助的视障人士,而是个天大的麻烦。 人情冷暖,从某种角度看,乖巧懂事的导盲犬甚至比人类更善良。 感觉国内的残障人士真的非常不受重视。出国后会思考为什么在路上会看到很多残障人士,而在国内就看不到,是因为国内没有吗?后来才发现是国内的配套设施太缺失,残障人士举步维艰,根本出不了门。导盲犬已是巨大进步,能极大程度改善视障人士的生活,但是这样的进步却要遭到正常人的围攻,真是让人心寒。
2021-03-09 09:25
915次浏览
2讨论

一男子去年疫情开始时网购了四罐消毒湿巾,收货用了一年😂……

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去年疫情最开始那会吧,那时候大家疯狂囤口罩、卫生纸、干洗手和各类消毒用品,导致这一类商品基本断货,超难买。后来才渐渐好一些,但是像一些比较火的品牌,比如 Lysol 还有 Clorox,他们的东西还是很难买,往往一上架就秒没。 所以,去年3月20号,当这位来自纽约的小伙 Benjy Renton 在网上发现麻州一家货运公司依然接受相关订单时,他应该觉得自己还挺幸运的吧。于是他下单给自己和父母买了两瓶干洗手,一个消毒喷雾瓶,还有4小罐 Clorox 消毒巾。 消毒喷雾瓶很快就到了,干洗手后来也到了,但是那4罐消毒巾却一直没有踪影。直到 Renton 已经把它们忘了,它们才在下单349天后,姗姗来迟。感觉用姗姗来迟形容已经不够劲了,应该说完美避开了疫情最严重的时期。Renton 说他预料到发货会有延迟,但是也没想到竟然过去了一年,他还是很高兴看到它们终于来了。 Ordered these Clorox wipes 349 days ago — on March 20, 2020. They finally came. pic.twitter.com/AYjTeF8u8F— Benjy Renton (@bhrenton) March 5, 2021 有网友在评论里调侃他说,You are set for COVID-20 😬 好了,你准备好应对 COVID-20了。还有网友说,恭喜恭喜,谁会想到过去一年了你仍然需要它们呢? 不过 Renton 说他并不知道现在要拿这些消毒巾做什么。一开始他们也像其他人一样,会用消毒巾擦拭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,可是他们现在已经不这样做了,不需要那么多消毒巾了。。。Renton 说他会留着他们,等着看以后是不是还有需要。 看后真的好佩服这家货运公司,送货送了一年,这是积压了多少,真是不容易😂。
2021-03-05 09:40
2.5k次浏览
4讨论

用枕套清洁风扇,用洗碗机洗空调格栅,这些出人意料的清洁tips听说真的管用!

各位平日里对家里的顽固污渍都是怎么处理的? 像是满是油污的厨房台面,全是灰尘的吊扇叶片,还有墙角的霉斑,是不是想起来就很头疼? 有困难就有对策!没错,这些令人头疼的烦恼全部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轻松解决,只要你知道方法😼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总结出的奇思妙想,看起来很不可思议,但是真的有用! 1. 用旧枕套清洁吊扇叶片的灰尘 吊扇是很多人家里常见的家具,也是平时很容易被忽略的卫生死角,时间一长上面就积了厚厚的灰。如果用正常的打扫方式,这些灰尘很容易又落回空气中,不可不可🙅。但是如果你用一个旧枕套包住它,大部分灰尘就全掉进了枕套里,不会跑到空气中为祸家里,是不是一级棒!不知道是谁想到的这种主意,好厉害! 2. 用水蒸气清洁微波炉 微波炉我们家每天都在用,里面总是会留下油渍和食物残渣。微波炉的结构和位置又导致了它真的很难擦,但是只要用微波炉加热一碗水5分钟左右,之后再让它set两分钟,挥发蒸气,就可以轻松一抹,顽固污渍统统扫掉,特别轻松。 还可以在水里放一些柠檬,微波炉就能获得清新的芳香! 3. 用炉灶清洁剂洗镜子 镜子每天都照,却超级容易忽略清洁,时间长了全是水渍和肥皂渍。有一次闺蜜来我家,我自认为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了,结果被闺蜜教育你这个镜子怎么这么脏,还直接上手帮我擦了一遍。 可是镜子真的不好擦,一擦就容易留水痕。那么万能的网友是怎么解决的呢?答案是用 Cooktop Cleaner,抹上去之后也不用太用力擦,随便擦几下,就可以直接看到一个崭新的镜子。 4. 用油清洁灶台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“以油溶油”了,用油来擦洗灶台上的顽固油污,擦得差不多了再用洗洁精收尾。也可以把小苏打和油混合起来,这样擦得更干净。 5. 用干衣纸擦踢脚线 踢脚线是用来保护墙面和地板,并增加美观度的,结果时间长了它反而成了影响卫生的罪魁祸首了。用普通抹布擦的话,很容易不小心把墙面蹭脏了,智能的人要用干衣纸擦!就是那个洗衣服烘干用的纸,一买一大盒,便宜大碗的那个。 6. 用醋清洁水渍 美国这边的水很硬,不仅烧水的时候水壶里总留下白色沉淀,平时用水的时候,水龙头上也会有白色沉积,看着好不舒服。只要用一张浸满了醋的厨房纸包起来大概1小时,就能轻松擦掉啦! 同理,用一个袋子装满醋,套在水龙头上几小时,也可以让水龙头变得blingbling! 再同理,醋加上小苏打,混在一起,也是应对浴室肥皂残留的好兄弟。 注意!干净的水龙头可以用蜡纸擦拭,能防止水渍沉积,让它长时间闪闪发亮。 7. 用吸水刮清洁毛发 地毯或软垫上的宠物毛发真是折磨人,每次我都用吸尘器一点一点吸。一个更省力的方法是用吸水刮。先在要清洁的地毯表面喷点水,再用吸水刮刮一遍,就把毛发轻松拢到一起!不管是家里还是车里都能用,就是不知道对人的毛发好不好用。 8. 用洗碗机处理通风口格栅 把格栅扔进洗碗机,把洗碗机调到 Rinse 漂洗模式,不要放洗碗剂,不要加热烘干,然后就成了!压根不用自己动手。 9. 用漂白剂加水加洗洁精洗霉斑 霉斑对人体有害!如果浴室瓷砖角落出现霉斑,一定要打扫干净。用漂白剂加水加洗洁精,再好好刷刷就行了。但是记得千万不要把含有氨成分的物质和漂白剂混合在一起,会产生有毒气体的! 另外如果是普通墙面生霉,先用稀释过的漂白水擦擦,再刷上专门的除霉底漆就好。听说很多人都不知道,竟然还有 mold-killing primer 除霉底漆的存在。 10. 用粘毛滚筒清洁纱窗 就是平时用来给衣服除毛的那个小滚筒,可以用来清洁纱窗。经常开窗的话,纱窗肯定都是灰啊,一定要经常清洁! 今天收集到的各种清洁妙招就是这些!是不是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。本来是用在别的地方的工具,竟然还有各种妙用。 别拦我,我现在就要去试试!
2021-03-04 09:33
2.0k次浏览
2讨论

Nike 北美副总裁辞职,原因竟是儿子炒鞋,真·实力坑家长啊!

Nike 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老牌运动品牌了。旗下各种球鞋都异常火爆,去年翻红的 Nike Duke 系列,甚至到达有价无市的程度。 有些狂热粉丝,愿意花上原价几倍的价格在二级市场购买他们喜欢的鞋,这就让各种炒鞋的人赚得盆满钵满。 不过最近,Nike 的一名高管竟然因为炒鞋这事离职了。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! Nike 周一宣布,北美区的副总裁兼总经理 Ann Hebert 已经离职,即刻生效。他们会尽快为北美区安排一位新的领导者。 这位老将已经为 Nike 效力25年了,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,此刻突然离职,原因竟出在她19岁的儿子,Joe Hebert 身上。 要说这个 Joe,也绝对是个商业奇才。他从大学退学,经营着自己的球鞋生意,名叫 West Coast Streetwear,听说在北美鞋圈小有名气。 Joe 用母亲的信用卡大量购买限量版的球鞋,再转手倒卖出去,赚取炒鞋的利润。根据报导,他用母亲的卡刷了超过10万美元。 本来 Joe 的生意风生水起,一切都很顺利。没想到,这位商业奇才在上月接受 Bloomberg 采访时,竟然确认 Nike 高管 Ann Hebert 就是自己的母亲。这可就大事不妙了,一下子引起了外界对内幕交易的怀疑。 虽说 Joe 说自己的母亲在公司地位很高,和他做的事情没有联系。他也没有从母亲那获得过任何内幕消息,比如折扣券。Nike 的发言人说 Ann Hebert 是主动离职的,她曾在2018年向公司披露过儿子公司的相关情况。 但舆论沸腾,即使母亲再清白,也是瓜田李下,总有人会怀疑。大家都知道限量版球鞋难抢,你说你没有靠母亲的关系抢到大批限量版球鞋,谁会相信呢?这不就是 Nike 自己家的员工在炒自己家的鞋吗? Ann Hebert 1995年加入 Nike,担任过多个销售方面的职位,包括北美区的销售总监和亚太和拉美区域的负责人,去年才刚刚升任北美区的负责人。她最后经手的业务是 Nike 的直营策略,让 Nike 减少对经销商的依赖,大举发展自己的直属门店。 如果没有儿子的采访,Ann Hebert 估计还会继续为 Nike 打江山,接着升职也说不定。 看来家长们一定记得要管住自己家熊孩子们的言行啊啊!
2021-03-02 09:16
1.1k次浏览